医院二次供水水质日常检测制度(医院二次供水水质检测要求)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当今大型综合医院普遍有高层建筑,而二次供水是高层建筑供水的唯一选择方式,因此大型综合医院基本均建设有二次供水设施。医院可采用的二次供水形式多种多样,传统方式多为加压后经高位水箱水塔供水、低位水池变频水泵恒压供水以及高低位水箱相结合的方式供水等。现在更先进节能的无负压供水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二次供水管理关乎医院供水安全,与医疗秩序的正常稳定密切相关,是医院后勤管理的核心管理内容之一。
水质安全是二次供水管理的核心指标,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中第八项设施日常使用的卫生要求中规定:
1.设施的管理部门负责设施的日常运转、保养、清洗、消毒。
2.管理单位对设施的卫生管理必须制定设施的卫生制度并予以实施,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上岗。
3.管理单位每年应对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清洗,消毒,并对水质进行检验,及时发现和消除污染隐患,保证居民饮水的卫生安全。
4.发生供水事故时,设施和管理单位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证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同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并协助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参考《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二次供水水质日常检测制度如下:
1.定期检测水质。检测结果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医院不同于普通居民小区,对水质的要求更高,因此应增加水质检测的频率,目前部分地方疾控部门要求医院水质每季度至少检测一次,应至少达到此项要求。医院用水对微生物相关指标要求更为严格,检测也更为方便,检测频率应更高,检测结果参照《标准》中规定的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小于100CFU/mL;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每100mL中不得检出。水质检测时水样监测点应包含供水起始端如地下水池、高层水箱等与供水末端,其中末端应多点采样,确保监测结果数据准确、覆盖面广。
2.定期清洗二次供水设施。目前国家要求二次供水设施每年至少清洗消毒一次,部分地方标准二次供水水池、水箱、无负压水罐等需每年清洗消毒两次,高于国家标准的一次。医院应按照当地要求定期对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且如果出现水质检测结果异常,应根据结果对水质异常的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
3.做好供水设施安保工作。二次供水设施除需做好卫生管理,也应做好安全防护,杜绝污水、雨水、小动物等污染源进入水源区域。因医院人流密集,是反恐防暴重点区域,而二次供水水源是暴恐分子极可能攻击的地方,对医院二次供水管理人员来说,除应做好相关的水源保护培训外,还应做好反恐防暴的安保培训,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投毒等恶性事件发生。
对医院的二次供水系统,从水质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应急用水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简述,提出多个管理要点,增进医院二次供水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