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氨氮标准是多少(水产养殖氨氮高的危害)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6
水产养殖氨氮标准是多少?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氨氮浓度应小于0.2mg/L,氨氮含量超过2.00毫克/升(mg/l)时,鱼类会出现氨氮中毒症状。氨氮在水中以游离氨和离子氨形式存在,分子氨对鱼类是极毒的,可使鱼类产生毒血症。分子氨和离子铵在水中可以相互转化,它们的数量取决于养殖水体的pH和水温。pH越小,水温越低,水体总铵中分子氨的比例也越小,其毒性越低;pH越大,水温越高,分子氨的比例越大,其毒性也就大大增加。
水产养殖氨氮高的危害:
1.中毒时间。氨氮中毒,没有季节、昼夜之分,没有天气好坏之分。但多见于成鱼池、密养高产池及能灌不能排的鱼池。
2.中毒症状。氨氮中毒,鱼群浮头不明显。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时而浮起,时而下沉,时而跳跃挣扎,游动迟缓,麻痹乏力。体暗,鳃乌,口腔发紫,粘液增多,最后活力丧失,慢慢沉入水底而死亡。
3.中毒鱼类。氨氮中毒,轻者多见先死底层鱼类,尤其是鲤鱼。耐氨氮力强的鲫鱼及泥鳅常可幸存。如池塘混养鲢、鳙、鲤、草鱼时,先大批中毒死亡的是鲤和鲢,草鱼及鳙鱼绝不会同批中毒。
4.增氧无效。氨氮中毒,开启增氧机,池鱼四散回避,不敢靠近。撒泼增氧剂,浮游鱼群仍然毫无反应,症状如初。
依据测定的氨氮、pH和水体温度,对应下列表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有毒的分子氨浓度:
例子:如果氨氮检测值为1.20mg/L(当测得pH为8.5,水温为25℃后,可以从《水体中分子氨在总氨中的比重》表中查得对应值为15%),则有毒氨分子为1.20×15%=0.18mg/L。然后在《可耐受的分子氨浓度》表中查找对应的养殖类。
水产养殖氨氮高的危害太多,所以氨氮超标时要及时处理,比如大晴天先用双氧底净颗粒2-3亩/包,第二天再用“降氨灵500g+藻种100g”/2亩培水。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