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二氧化氯国家标准与限值(二氧化氯检测的注意事项)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6
我国对饮用水中二氧化氯的浓度有明确的国家标准。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饮用水中二氧化氯的限值如下:出厂水限值:0.1-0.8 mg/L;管网末梢水余量:不低于0.02 mg/L,此外,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水质 二氧化氯的测定 碘量法(暂行)》(HJ 586-2010)中规定了二氧化氯的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测定结果也包含废水中与二氧化氯同时存在的游离氯,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区分。
1.二氧化氯检测的注意事项
pH值控制:在碘量法测定中,需严格控制pH值在1.5-2.0之间,以确保反应的准确性。
干扰物质:二氧化氯检测易受余氯干扰,需加入甘氨酸等掩蔽剂进行处理。
样品保存:由于二氧化氯易分解,样品应在采集后尽快进行检测,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浓度变化。
安全防护:二氧化氯具有腐蚀性,采集高浓度废水时,应注意防护,避免与皮肤接触,并站在上风向采样。
2.二氧化氯检测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检测稳定性:由于二氧化氯的不稳定性,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波动,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检测成本:高质量的检测设备和试剂价格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中小型水处理项目中的应用。
检测方法的改进: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灵敏、快速、便携的检测方法,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水质二氧化氯检测仪在现代水质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游泳池水处理等领域,还可用于环保部门的监测工作。该仪器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饮用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水产养殖、游泳池水处理等。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