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加氯安全吗(怎么选择合适的水中氯检测方法)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自来水是用氯消毒的,所以水中会含有微量的氯元素。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都是严格控制的,完全在安全标准范围内。我国目前的自来水余氯含量规定在0.05-3毫克/升的范围内,实际上自来水的出厂水余氯含量一般都不会超过0.1毫克/升。假设一个人直接饮用自来水,每天喝两升,氯的摄入量也只有0.2毫克,远低于安全水平限值,完全不会产生危害。
自来水还要经过漫长的输送过程,余氯的含量会挥发减少,大家使用的龙头末梢水中的余氯含量其实非常低。余氯的存在能保证水不被微生物污染,有微量的氯比无氯更安全。因此测量水中的氯含量至关重要,使用的两种主要方法是 DPD 比色法和安培电极法。这两种方法都提供了准确的结果,但在氯测定方法上有根本的不同。本文将探讨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以及优点和局限性。
1.DPD比色法
原理:DPD 方法是一种比色方法,依靠氯和 DPD 试剂之间的反应产生一种有色化合物。颜色的强度与水样中的氯浓度成正比。
优点:
①方法相对简单,成本效益高。
②提供直观的颜色比较或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氯含量精确测量。
③适用于在线和实验室测量。
④轻松测量游离氯或总氯。
⑤DPD测量可在整个校准范围内提供足够的准确度。
缺点:
①易受特定化合物干扰。
②需试剂。
2.安倍电极法
原理:安培电极法利用浸在水样中的氯选择性电极(通常与参比电极结合)。电极产生与氯浓度成比例的电流。
优点:
①允许实时和连续监测氯含量。
②具有高灵敏度,适用于低氯浓度。
③有色物质或浊度的干扰小。
④适用于过程控制中的自动监控系统。
缺点:
①通常比 DPD 比色法更昂贵。
②需要定期校准和维护电极。
③易受电极污损或随时间漂移的影响。
④在线测量和实验室测量采用不同的方法。
⑤安培测量在设定点附近提供氯含量检测足够的准确度。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