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的水源有哪些(饮用水的水质检测频率)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形成天然饮用水水源包括地下水、水库、湖泊、江河等,不同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天然饮用水水体,其中所含有的各种杂质含量和种类也具有很大不同,所以水质检测标准也方式也有很大差别。
1.地下水:顾名思义是从地层中渗透出来凝聚到一起形成的水资源,多出现在岩层或者土层之中,其主要来源水为大气降水,因此具有硬度高、含盐量高、含细菌量少、含有机物少、浑浊度较低、杂质悬浮少的特点,另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地下水很少有机会受到污染。
2.江河水:饮用水主要来源水也是大气降水,不过也有很多地下水或者雪山融水的补给,这些补给水在融入江河时会径流地面,因此江河水具有水质受外界影响大、受污染机会多、所含细菌量较高、较为浑浊、硬度低、含盐量低的特点。
3.水库与湖泊水:这部分水主要来源于江河水补给所形成,通常湖泊水中流入河水之后,会夹带更多泥沙和悬浮物,随着时间积累,这些泥沙以及悬浮物逐渐沉到水底,形成水体相对稳定、水流缓慢的态势。具有水质透明度高、浑浊度低的特点。
饮用水的水质检测点一般选择在上有河道中取一水点,进行水质情况的采样工作,对于地下水的检测需要通过设立污染源观察井,污染源观察井。饮用水检测频率参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一般地下水的初期检测为每3个月一次,常规检测为6-12个月一次,湖泊水库的初期检测为2个月一次,常规检测为3-6个月一次,河流水的初期检测为每2星期一次,常规检测为1-3个月一次,依据检测指标反映出水体中各项指标情况,明确污染程度和具体污染物。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