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去除剂”是什么(污水处理厂可以使用“COD去除剂”吗)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COD即化学需氧量,就像人体检测时的血脂,COD越高,常代表水体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越容易发黑发臭。早在“十五”期间,全国就对COD和二氧化硫这两项最基本的水、大气污染指标作出了减排要求。降低污水中的COD是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主要职责之一,常规处理方法主要是生物降解法等,但是使用“COD去除剂”这种造假手段,在业内是公开的秘密。原来,在污水处理行业内,COD去除剂经常也被称为“COD屏蔽剂”或“COD掩蔽剂”,其主要成分是氯酸钠,属于一种强氧化性的化学药剂,通常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状晶体。
在常温条件下,氯酸钠通常不会与COD发生反应。只有测量COD时,在酸性条件下高温消解时才起到了氧化COD的作用。实验证明,通过投加氯酸盐虽然能够明显降低出水COD的数值,但此方法只是在检测过程中掩蔽了COD,而并非实际去除了废水中的COD。因此,使用“COD去除剂”这一行为通常被认定为“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方式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污染物”。
此前已有多个污水处理企业因使用“COD去除剂”已面临严重处罚,所以使用“COD去除剂”可谓得不偿失,一旦被发现,不光单位和个人都面临高额的罚金,个人还有可能遭受刑事处罚,此外还可能引发民事公益诉讼。
随着生态环境部的要求,以及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的重视,各省对于“COD去除剂”案的打击力度也会进一步加大。在此情况下,污水处理厂使用“COD去除剂”被发现的概率,以及随之而来的处罚都将大大增加。建议污水处理企业务必要对这一趋势引起重视,依法操作,规避与之相关的风险。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