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大肠埃希氏菌限值(水质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方法)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29
大肠埃希氏菌(E. coli),通常称为大肠杆菌,是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的主要种类,它主要附生在人或动物的肠道里,其污染可能引发腹泻、膀胱炎等疾病。水体中检测到大肠埃希氏菌,常提示粪便污染风险,因此快速、准确的检测对于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大肠埃希氏菌是世界各国环境管理中最具代表性的卫生学指标。我国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大肠埃希氏菌在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目前,检测大肠埃希氏菌的标准方法包括多管发酵法、滤膜法和酶底物法,这些方法有的样品培养时间长达24小时以上,且结果需要人工读取计数,对于需要快速做出应急处置或放行决策的水质分析实验室、瓶装水生产企业和环境监测部门,存在一定局限。
其中酶底物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在线监测设备和实验室检测中。该方法利用大肠埃希氏菌能产生β-D-葡萄糖醛酸酶的特性,通过分解特定的荧光底物释放荧光物质,从而在紫外光下产生特征性荧光。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无需复杂的培养过程,适用于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等多种水体的检测。
大肠埃希氏菌是水质监测中的重要指标,其存在通常意味着水体受到了粪便污染,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通过最大可能数法、酶底物法和滤膜法等检测方法,可以有效评估水体中的大肠埃希氏菌含量,从而保障水质安全。
上一篇:水质测定仪不准确怎么办(水质测定仪使用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