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余氯测定仪检测原理(水质余氯测定仪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水质余氯是指水与氯族消毒剂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余氯有总余氯、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这三种形式。水质余氯测定仪可以检测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废水的游离余氯、总余氯及化合性余氯。水质余氯测定仪检测原理是当水样中不含碘化物离子时,游离性有效氯立即与DPD试剂反应产生红色,加入碘离子则起催化作用,使化合氯也与试剂反应显色,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得游离氯和总氯,总氯减去游离氯得化合氯。
水质余氯测定仪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1.氯离子不是余氯的测量范畴。余氯测量包含的是游离氯和化合氯含量的测量。
2.游离氯测定必须在pH为6.2-6.5的情况下,加入DPD试剂直接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如果pH值不在范围请用缓冲试剂或稀酸或稀碱进行调节。
3.总氯测定的方法原理:在pH为6.2-6.5的情况下,加入过量碘化钾,加入DPD直接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如果pH值不在范围请用缓冲试剂或稀酸或稀碱进行调节。
4.对于浑浊的试样必须过滤后方能测量。
5.对于带色彩的试样不能进行测量。
6.比色皿每次使用后都要清洁处理,干燥保存。
水中余氯的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也可防止水受到再污染。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水中酚和其它有机物产生的臭味,还有可能生成CHCl3等有“三致”作用的有机氯代物。使用水质余氯测定仪检测水中余氯含量和存在状态,对做好饮水消毒工作和保证水卫生学安全极为重要。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