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水质标准(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水安全一直是我国政府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问题。近年来,由于水质不达标而引起的生活用水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屡次危及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发展中国家80%的病例由饮用不洁净水造成的,有关资料表明,至少有50种疾病来源于不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因而饮用水水质安全现已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饮用水水质标准则是衡量水质是否达标是否安全的一个依据,通过检测水体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浓度,并与水质标准比对,达到确保水质安全的目的。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作为衡量市政自来水水质指标的标准,最基本的是42项常规指标,常规指标能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水质指标,通常生活饮用水满足了常规指标即可达到使用要求。常规指标包括五类,即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是2005年建设部针对于以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自来水等为原水,经再净化后可供给用户直接饮用的管道直饮水的标准规范,用于规定管道直饮水应达到的水质指标。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包含感官性状、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四类共38项指标,其中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铜、锌、铝、挥发酚类、氟化物、硝酸盐、砷、硒、汞、铬(六价)、铅、银(非常规指标)、四氯化碳、亚氯酸盐、氯酸盐、溴酸盐、甲醛、总大肠菌群、粪类大肠菌群等21项的指标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限制相同,色、浑浊度、硬度、铁、锰、镉、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钾消耗量(耗氧量)、细菌总数等指标比《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限制严格。
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对细菌总数指标比一般水质处理器严格,比反渗透处理装置宽松,是因为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的直饮水的包括超滤处理工艺和反渗透处理工艺,总的来说直饮水的标准是比较严格,确保了饮用安全。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