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检测产生误差的常见原因(COD检测如何更准确)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在COD的测定时,通常会遇到测定结果不准确的情况,或者同一水样不同人员测定结果不同,或者同一水样同一人两天的测定结果误差较大,下面就一起看一看,COD测定产生误差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预处理
原因:在COD测定前,往往需要对水样进行预处理,从而得到符合要求的水样,例如水中含有悬浮物、污泥甚至油污,都会对COD测定的结果有所影响。
解决措施:通常情况下对含有悬浮物、污泥等水样可采取离心,滤纸过滤等方式对水样进行简单的预处理。对含油水样可采取回流滴定的方式进行去除,随后可使用分光光度处理法进行预处理。
2.仪器误差
原因:COD的测定方法可分为多种,如COD快速测定仪器,在经过长时间使用或停用后,在进行COD检测时产生误差。
解决措施:对仪器进行校准,减小仪器带来的误差。
3.纯水不合格
原因:在COD的测定中,空白水样和稀释水样都需要用到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不合格时同样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解决措施:按照要求重新制备新的纯水或蒸馏水。
4.取样
原因:在有取样管的位置取样时,未排空管道内残留水样,导致取样不准确,不具有代表性。
解决措施:在设置取样管的取样点应对取样管进行排空后取样,同时应冲洗取样管道后再进行取样,保证水样的代表性。
5.药剂
原因:药剂浓度不准确,如HJ828-2017方法中的硫酸亚铁铵。
解决措施:按照规范要求,重新配制滴定溶液,同时进行标定。
6.氯离子
原因:氯离子的干扰。如HJ828-2017检测方法中,氯化物是此方法的主要干扰物。
解决措施:通常采用硫酸汞进行掩蔽,由于硫酸汞属于剧毒物质,操作时应在通风柜中进行。当水样中的氯离子浓度大于1000mg/l时,应对水样进行稀释。水样中的氯离子含量可采用GB11896进行测定,或通过绘制COD与氯离子的回归曲线的方式或叠加法大概估算氯离子的浓度。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