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氏氮和氨氮的区别(水质凯氏氮的测定方法)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出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污水水质检测还是很有必要的。水质中氮元素大家都不陌生,往往讲到水体富营养化就会想到是氮或磷元素过多导致的。那么水质检测时水体中氮的种类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了解下。水体中的氮主要可以分为无机氮和有机氮,细分的话常见的无非就是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凯氏氮这几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水体中氮元素的形式及转化。
1.氨氮
是指在水中以游离氨和铵离子形式存在的氮,这已是每个水质检测人员都很熟悉的常规出水水质检测指标,常用分光光度法和电极法来检测氨氮,其中分光光度法常用的有纳氏试剂、水杨酸这两种。
2.硝酸盐氮
是水中含氮有机物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如果硝酸盐氮含量过高,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很大影响。
3.亚硝酸盐氮
水中含氮的有机物进一步氧化,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事实上,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结合是我们常说的硝态氮。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电极法等常用于检测。
4.凯氏氮
凯氏法测得的氮含量,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可转化为铵盐的有机氮化合物。所以凯氏氮通常是有机氮和氨氮的一个总和。
了解了凯氏氮和硝态氮后也就知道了水质检测中总氮是何物了,因为总氮(污水中全部氮元素的总和)= 凯氏氮+硝态氮。在水处理领域,一般认为总氮=总凯氏氮+硝氮+亚硝氮,凯氏氮=有机氮+氨氮。
凯氏氮是以凯氏法测得的的含氮量。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被转化为铵盐而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此类有机氮主要指蛋白质、胨、氨基酸、核酸、尿素以及大量合成的,氮为负三价的有机氮化合物。不包括叠氮化合物、联氮、偶氮、腙、硝酸盐、腈、硝基、亚硝基、肟和半卡巴腙类含氮化合物。由于水中一般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多为前者,因此,在测定凯氏氮和氨氮后,其差值即称之为有机氮。
测定原理是加入硫酸加热消解,使有机物中的胺基以及游离氨和铵盐均转变为硫酸氢铵,消解后的液体,使呈碱性蒸馏出氨,吸收于硼酸溶液,然后以滴定法或光度法测定氨含量,测定凯氏氮或有机氮,主要是为了了解水体受污染状况,尤其在评价湖泊和水库的富营养化时,是个有意义的指标。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