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变化(国际上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概况)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7
2022年3月15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于2023年4月1日开始实施。
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由标准正文和资料性附录组成,指标类型包括微生物指标、消毒剂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与2006年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比,新标准正文所包含的指标数量由106项调整为97项,其中常规指标为43项、扩展指标为54项;增加了高氯酸盐、乙草胺等4项指标,删除了耐热大肠菌群、三氯乙醛、六六六(总量)等13项指标。资料性附录由2006年版的28项调整为55项,其中增加了钒、甲基硫菌灵、亚硝基二甲胺、全氟辛酸、全氟辛烷磺酸、镭-226等29项指标,删除了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2项指标。
随着经济、环境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水环境和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对新污染物的科学认知都有了较大变化。国际上有权威性的水质标准如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美国的《国家饮用水标准》、欧盟《饮水水质指令》及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在水质指标滚动修订及指标遴选方面有相对成熟的技术体系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
以美国的《国家饮用水标准》为例,在指标遴选时,首先需制定污染物候选名单(CCL),以确定对哪些污染物进行关注。根据污染物的健康效应、水工艺处理及检测方法来设定污染物的优先级别,开展实际水质监测(UCMR),确定污染物在饮用水中的存在水平,从而最终确定标准中的污染物指标。此程序每5年重复一次,监测所得数据存入美国国家污染物数据库中。目前美国环保局已发布第五版污染物候选名单(CCL5),与上一版相比,清单中新增内分泌干扰物及抗生素等多种新污染物。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