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水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9-28
紫外分光光度计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紫外光的吸收特性实现定量分析的核心原理在水质检测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无需复杂前处理、检测速度快、精度高,可覆盖有机物、无机污染物、营养盐等多类指标,为水环境质量评估、污染溯源、达标管控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分析与在线监测场景。
COD 反映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总量,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核心指标。传统重铬酸钾法需高温消解、耗时久,而紫外分光光度法(UV-COD 法) 无需消解,直接利用有机物在 254nm 波长的紫外吸收特性检测:水体中芳香族化合物、不饱和烃等有机物会吸收 254nm 紫外光,吸收强度与 COD 浓度正相关,通过测量吸光度,结合校准曲线即可快速计算 COD 值。该方法尤其适合地表水、饮用水的快速筛查,也可用于应急监测,快速判断污染程度,为处置争取时间。
2. 总氮与氮形态
总氮(TN)、硝酸盐氮(NO₃⁻-N)、亚硝酸盐氮(NO₂⁻-N)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驱动因子,紫外分光光度计可实现精准检测。
3. 氨氮
氨氮是水体中氮的初始形态,超标会导致水体黑臭、鱼类死亡。紫外分光光度计常用水杨酸 - 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检测:在碱性条件下,氨氮与水杨酸、次氯酸钠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在 697nm 波长测吸光度,检测范围 0.01-1mg/L,适合饮用水、地表水等低浓度氨氮检测。相比传统纳氏试剂法,该方法更环保,且抗干扰能力强,广泛用于水厂、环保监测站的日常分析。
4. 六价铬
六价铬是毒性较强的重金属,会损伤皮肤、呼吸道及神经系统,属优先控制污染物。紫外分光光度计通过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检测:在酸性条件下,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在 540nm 波长测吸光度,检出限低至 0.004mg/L,符合国标 GB/T 7467-1987。该方法可用于工业废水(如电镀、皮革废水)、地表水的六价铬筛查,例如监测电镀厂废水排放口,确保六价铬浓度≤0.05mg/L,防止重金属流入水体。
除化学污染物外,紫外分光光度计还可间接检测水体物理与生物指标:
浊度:利用 “光的散射效应”,水样浊度越高,对 680nm 波长的散射光越强,通过测量散射光强度与透射光强度的比值,换算成浊度值(NTU),辅助判断水体悬浮物含量(如暴雨后地表水浊度升高,提示水土流失带来的污染)。
叶绿素 a:叶绿素 a 是藻类生物量的核心指标,其在 663nm、645nm、630nm 有特征吸收,通过测量不同波长的吸光度,代入公式计算浓度,可快速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如叶绿素 a 超标提示蓝藻即将爆发),为湖泊生态治理提供依据。
紫外分光光度计凭借快速、精准、低污染的优势,成为水质检测的 “多面手”—— 既满足实验室常规分析,也适配在线监测系统,为水环境管理提供从实验室到现场的全场景支持。在水污染防控、饮用水安全保障、生态环境评估中,它通过数据支撑,助力精准识别污染源头、及时预警风险,是守护水环境健康的重要技术工具。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