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仪类型有哪些(如何选择水质检测仪)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8-20
水质检测仪的种类非常繁多,可以根据其检测参数、使用场景、检测原理和技术水平等进行分类。
一、按核心检测参数分类
这是最直观的分类方法,因为用户通常是为了测量特定指标而选择仪器。
二、按使用场景和便携性分类
这个分类决定了仪器的操作复杂度和适用环境。
1.便携式水质检测仪
特点:小巧轻便,内置电池,防水防尘(部分达到IP67等级),通常配套有预制试剂(检测包)或集成传感器,可即时显示结果。
优势:适合现场快速检测、户外移动工作、应急监测。
例子:便携式pH/DO/EC多参数仪、便携式COD测定仪、手持式重金属分析仪。
2.台式/实验室水质检测仪
特点:体积较大,需要外接电源,精度和准确性最高,功能强大,可进行复杂的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
优势:检测结果权威,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科学研究、合规性认证检测。
例子:高精度实验室pH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测COD、氨氮等)、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或ICP-MS(用于测重金属)。
3.在线式水质监测仪
特点:安装在特定水体或管道中,7x24小时连续自动工作,数据可通过网络远程传输到监控中心。
优势:实现实时、连续的水质监控和预警,无需人工干预。
例子:在线pH传感器、在线COD分析仪、在线余氯分析仪、水质自动监测站。
三、按检测原理和技术分类
这决定了水质检测仪的核心技术和价格水平。
1.电化学法
原理:利用电极和待测物质之间的电化学反应(如电位、电流、电导的变化)来测定浓度。
仪器:pH计(电位法)、电导率仪、溶解氧仪(极谱法或荧光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测氟、氨氮等)。
2.光学/光谱法
原理: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发射等特性进行测量。
仪器:
分光光度法:最常见,通过显色反应后测量吸光度来计算浓度(如COD、氨氮、总磷水质检测仪)。
比色法:简化版的光度法,如比色盘。
浊度法:测量水中颗粒物对光的散射程度。
荧光法:用于测量溶解氧、叶绿素a、某些油类污染物,精度和稳定性高。
原子吸收/发射光谱(AAS/AES):实验室测量重金属的黄金标准。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OES/MS):可同时测量多种元素,灵敏度极高。
3.色谱法
原理:分离复杂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然后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仪器: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HPLC)、离子色谱(IC)。用于检测微量有机污染物、农药残留、特定离子等,非常专业且昂贵。
4.其他技术
膜电极法:用于某些特定气体的测量。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水质检测仪?
1.检测目的:您需要测什么参数?这是首要问题。
2.精度要求:是要求精确的定量分析,还是只需快速估算?
3.使用场景:水质检测仪是在实验室、野外还是安装在管道上?
4.预算:价格从几十元的试纸到上百万元的大型仪器不等。
5.操作难度:是否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6.数据管理:水质检测仪是否需要连接电脑、打印报告或远程传输数据?
上一篇:便携式pH测定仪测定步骤(便携式pH测定仪功能特点)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