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质消毒臭氧含量是多少(水质臭氧含量检测方法)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由氧气分子(O₂)通过电晕放电或紫外线辐射生成。它在水中溶解度低(3%),稳定性差,容易分解为氧气(O₂),因此需要现场制备并使用。臭氧具有极强的杀菌能力,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DNA和RNA分子结构,从而达到杀菌效果。臭氧消毒是一种利用臭氧(O₃)的强氧化性进行杀菌和消毒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水处理、空气消毒等多个领域。
不同水质消毒臭氧含量是多少?
1.用于生活饮用水消毒时
水出厂前与臭氧接触时间≥12min,消毒后的水中臭氧残留量应≤0.3mg/m³,管网末梢水中臭氧残留量应≥0.02mg/m³。
2.医疗机构诊疗用水(非注射用水)
一般臭氧投入量0.5mg/L~1.5mg/L,水中保持剩余臭氧浓度0.1mg/L~0.5mg/L,维持5min~10min。对于水质较差或污染较严重时,臭氧投入量在3mg/L~6mg/L。
3.医院污水处理
一般臭氧投入量10mg/L~15mg/L,污水与臭氧充分接触12min~15min后排放。
4.公共场所水消毒
一般臭氧投入量为1.0mg/L~3.0mg/L,作用时间1min~2min。用于游泳池循环水的处理,臭氧投入量宜为2mg/L。
5.餐饮和食品加工管道消毒
根据待消毒的餐饮具和食品加工管道和产品使用说明书,选择适用的臭氧消毒器(机)机型或安装臭氧水消毒器。
消毒时消毒柜内的臭氧浓度一般应≥20mg/L,相对湿度≥70%,消毒时间应≥30min。
浸泡消毒时一般水中臭氧浓度应≥10mg/L,消毒时间应≥15min;冲洗消毒时一般水中臭氧浓度应≥0.6mg/L,消毒时间应≥20min。
水质臭氧含量检测方法:
水质臭氧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碘量法、靛蓝法、DPD法和光谱法等:
1.碘量法:灵敏度高,但操作复杂,受氧化剂干扰,适合实验室检测。
2.靛蓝法:国标方法,简便、快速,抗干扰能力强,适合大批量现场水样检测。
3.DPD法:非特异性,易受其他氧化剂干扰,适合现场快速检测。
4.光谱法:基于紫外光谱法,通过测量电离生成的臭氧分子数量,适用于实验室和在线监测。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