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余氯标准是多少(余氯对超标人体有什么危害)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自来水原本应该是一种既卫生又安全的饮用水,但由于环境污染,导致水中细菌等有害物质大量滋生,为了要抑制和杀灭水中的细菌,在处理水过程中加入氯。为保障自来水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避免发生水媒传染病,自来水在净水处理过程中要添加消毒剂,灭活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由于氯气性价比较高,因此在国内水处理行业中广泛采用。余氯,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仍被世界上超过80%的水厂使用着。所以,市政自来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保障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
余氯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国家饮用水余氯标准范围是:与水接触时间≥30min,出厂水和末梢水游离氯的限值≤2mg/L,其中出厂水余量游离氯≥0.3mg/L,末梢水余量游离氯≥0.05mg/L。按余氯成分可分为自由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化合性余氯也称结合氯,是氯与水中某些化合物反应生成的具有氧化能力的氯化物。如以氯氨形式存在的 NH2Cl、NHCl2、NCl3。当加氯量高于需氯量与化合性氯之和后的剩余部分称为自由性余氯,也称游离氯,多以Cl2、HOCl、OCl-形式存在。
自来水中的氯经过加热会产生致癌物质:三卤甲烷、四氯化碳、氯仿。中毒临床表现: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头痛、恶心、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者,神志不清,或呈昏睡状,甚至昏迷、抽搐,更严重者会造成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脏损伤、消化功能障碍、肢端溶骨症、皮肤损伤等。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