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COD检测方法有几种(UV法测COD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9-06
水质污染度的重要指标就是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简称COD,直接反映饮用水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2005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颁布 《紫外 (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HJ/T191—2005, 该标准规定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分析仪的研制生产以及性能检验、 选型使用、 日常校核等方面的主要技术要求, 紫外 (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分析仪适用于污水水质监测。COD测定仪主要技术原理有化学滴定法(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法)、电化学法和UV法。下面小编具体介绍一下水质COD检测方法。
1.化学滴定法(重铬酸钾法、 高锰酸钾法)
原理是通过化学滴定来确定 COD 的含量。其缺点是测量时间过长、 操作维护复杂, 运行成本高, 同时还会产生二次污染。
2.电化学测量法
原理是利用水中有机物在工作电极表面被氧化的同时, 工作电极上将有电流变化,当工作电极的电位衡定时, 电流的变化与水中的COD成线性关系,通过计算电流的变化便可测出水质参数。其主要特点是测量速度快, 仪器结构简单。缺点是通过不同电化学法产生的电极电流变化只和一种替代参数有线性关系, 和其他水质参数则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因此一般以电化学法为原理的在线分析仪只能测量一种水质参数。
3.紫外吸收(UV)法
多波长紫外COD自动在线监测仪利用物质分子的光学吸收原理, 对水样的COD浓度值进行实时在线的监测。在数据处理方面,仪器依据不饱和有机分子在254nm波长吸收光谱特性和朗伯 - 比尔定律的原理对有机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光源发出的光将经过分光和滤光, 被分成254nm和546nm两个波长,在经过水样的吸收衰减后, 到达紫外探测器和可见光探测器。其中254nm为信号光,546nm为参考光。信号光用来分析COD的含量,而参考光用来消除水样浊度及色度的影响。
采用UV法测COD的仪器主要利用光谱分析技术, 无需经任何的化学预处理, 无二次污染, 能够真正实现在线、 实时的监测,可以全面提高水质监测的技术水平。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