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影响因素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高锰酸盐指数是反映水体中有机和无机可氧化物质污染的常用指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水样中的某些有机物及无机还原性物质,由消耗的高锰酸钾量计算相当的氧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建议高锰酸钾法仅限于测定地表水、饮用水和生活污水,不适用于工业废水。那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
1.水浴加热的时间影响
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值随水浴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30±2)min 的范围内符合不确定度的要求,加热时间30min 的测定最接近真值。因此在日常监测时,应尽量使加热时间统一为30min,这样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度。
2.滴定时间的影响
从沸水浴中取出锥形瓶时的温度可达93℃,但加入草酸钠温度下降了16℃;滴定过程只用了1min, 温度却又下降了11℃,达到66℃。与反应温度下限只差6℃;滴定结束后在放置3min,温度降至60℃。由此可见,滴定过程必须自加热结束起快速进行,争取在3min 内结束滴定,不能超过6 min。
3.蒸馏水空白值的影响
标样测定值随着空白值的增大而增大,当空白值为0.60 mg/ L 时,测定结果已接近不确定度的上限,而空白值超过0.85 mg/ L时,测定结果已超出不确定度的上限。因此,在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时,不要使用存放时间超过5 天的蒸馏水,最好取用新鲜蒸馏水,这样就可以减少空白值对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影响。
4.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影响
当K值较小即高锰酸钾溶液浓度过低时,空白消耗量偏大,使测定结果偏低;当K 值较大即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大于0.0100 mol/L时,空白消耗量为0 mL,空白实验无法完成。所以在测定样品前首先要将高锰酸钾溶液浓度调至≤0.0100 mol/L,越接近理论值越好。
5.样品酸度的影响
样品酸度的影响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是在酸性条件下(加硫酸,使pH<2), 用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某些有机物及还原性物质氧化。只有当在一定的硫酸介质中[H+]为0.5~1 mol/L时,滴定终了时应为0.2~0.5 mol/L 左右,这时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才接近真值。
6.所取水样体积
本标准测定范围较低,为 0.5~4.5 mg/L,只适合清洁水质的测定;对污染较重的水,可少取水样,经适当稀释后测定。由试验结果可知,取样量过小,氧化剂相对比较大,使测定结果偏高;取样量过大时,消耗了一定的氧化剂后,使溶液的氧化能力减弱,导致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偏低。
7.滴定过程
高锰酸钾法滴定过程需要把握好试样的温度、滴定速度和时间以及终点观察。
8.滴定温度
高锰酸钾对草酸钠进行氧化主要是一个吸热反应的过程,温度越高,反应的速度也会加快。用高锰酸钾滴定剩余的草酸钠时,滴定温度要求在 60~80 ℃之间。
9.滴定速度
滴定过程应采用慢-快-慢的滴定速度,一开始不易过快,否则高锰酸钾溶液会发生部分分解,影响结果准确性。滴定时间应控制在 2 min 内完成,时间过长会使试样温度下降,使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偏高。
10.终点观察
当滴定反应进行到终点时,稍过量的 MnO4-都可使水样呈现淡淡的粉红色,但由于颜色很淡,很容易滴加过量导致高锰酸盐指数检测结果偏高。根据试验实际操作经验,在滴定时可以把锥形瓶置于白纸上或自制的带有凹槽的泡沫板中,这样更容易观察到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滴定终点应为粉红色,并保持30s不褪色。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