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氮和氨氮的区别(总氮和氨氮检测值倒挂原因分析)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总氮的定义是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
总氮和氨氮不是一回事,总氮就是水中所有的氮,包括有机的,无机的,而氨氮就是以氨根或游离氨状态存在的氮。但是有时候在进行总氮和氨氮的检测时,使用较多的方法分别是《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和《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
理论上:总氮 = 氨氮 + 有机氮 + 硝态氮,但在实际的实验中往往达不到理论上的结果,部分样品会存在氨氮 ≥ 总氮,这是什么原因呢?
(1)总氮和氨氮项目应在接到水样的第一时间检测,并且需要两人分别同时检测,这样可以最大化避免不同时间检测所带来的影响。
(2)处理好氨氮检测前的色度、浑浊度和影响氨氮值偏大等因素。
(3)严格控制总氮测定所需试剂的质量和配制全过程,避免总氮消解不完全所带来的影响。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