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效氯(分子光谱法检测有效氯的步骤)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9-06
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尤其作为消毒剂时)中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可以定量地表示消毒效果。简单来说,有效氯就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氧化能力越强,表示其杀菌灭毒能力越强。但是对于不同的消毒对象,所需的消毒剂有效氯的浓度是不一样的。有效氯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消毒效果,消毒剂使用前要根据需求进行稀释。
含氯消毒剂具有很多种类,其中常用于医院、小区、家庭消毒的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根据厂家的不同,有效氯浓度在2%-10%之间。常用于饮用水消毒的次氯酸钠原液有效氯浓度一般为8%-10%,次氯酸钠发生器产出的消毒剂有效氯一般为6000mg/L-8000mg/L,有效氯浓度决定了其杀菌效果,所以进行有效氯检测很有必要。
分子光谱法检测有效氯的原理是次氯酸根在特定波长下有特征吸收,通过直接检测消毒剂的吸光度,确定消毒剂有效氯浓度。检测步骤如下:
1.标准曲线制作:配制系列有效氯浓度的标准液,放入光度计中,分别检测其吸光度,制作标准曲线。专用的分子光谱有效氯测定仪出厂时已内置标准曲线,无需自行制作。
2.调零:根据要求取适量纯水,放入光度计中按“调零”键 进行调零。专用的分子光谱有效氯测定仪调零操作与光度计相同。
3.样品检测:根据要求取适量样品,放入光度计中检测其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换算有效氯浓度。专用的分子光谱有效氯测定仪按“检测”键后,直接显示有效氯检测结果,无需换算。
需要注意的是,检测固体消毒剂有效氯浓度时,需将固体消毒剂用研钵研磨均匀,并将其溶解成均匀液体,确保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