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COD检测国家标准(污水COD去除方法)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9-06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有限的水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迅速增加的用水要求,造成了工农业和居民用水的严重紧缺现象,国内外都在为解决这一矛盾开发新的水资源,污水回用也相应的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但是一般情况下,再生污水同其它清净水源相比COD浓度高,所以去除污水COD 的方法也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
关于COD标准,美国水污染控制协会建议值为75mg/L,我国研究人员提出一类标准为40mg/L,二类标准为60mg/L,还有些企业提出20mg/L的指标。相关研究表明,石油化工二级处理的污水经深度处理后(COD平均为44mg/L)回用于循环水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状况与自来水相近,没有出现大量繁殖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回用水中有机物不易被微生物降解,即不能作为微生物代谢的碳源,因此不必对回用水的COD提出过高的要求,建议采用40mg/L。
一般情况下,经过二级生化处理后的污水中COD浓度已经降到100mg/L以下,针对这种水质特点,目前采用的深度处理方法有生化法、活性炭吸附法和臭氧预处理+生化法等。
综合对比,采用生化处理进一步降解污水中的COD是最经济的处理工艺,其缺点是处理后出水的COD浓度难于达到很低的水平,当要求的COD值很低时,仍需要采取其它措施。
活性炭吸附工艺是一项技术可靠、经济上可行的方法,出水的COD可达到10mg/L左右的水平,缺点是需要定期再生,如附近有活性炭生产厂提供换炭业务时,活性炭吸附工艺是一种较理想的污水深度处理方法;对于臭氧预处理+生化处理方法,虽然能够使出水COD达到较低的水平,但作为循环冷却系统补充水不一定能够减少粘垢的产生量,同时采用臭氧处理还会大大增加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运转管理也将复杂化,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慎重考虑。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