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氮的概念(总氮测定方法原理)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总氮又称为TN,是指水中各种形态无机氮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以及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进行计算。总氮是用来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常见的总氮的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
1.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该方法的原理为:在 120℃~124℃下,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使水样中含氮化合物的氮转化为硝酸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nm和275nm处,分别测定吸光度 A220 和 A275,按公式计算校正吸光度 A,总氮含量与校正吸光度 A 成正比。
2.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在120℃~124℃碱性介质中,加入过硫酸钾氧化剂,将水样中氨、铵盐、亚硝酸盐以及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成硝酸盐后,以硝酸盐氮的形式采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总氮的测定。
3.结果累加法
结果累加法是指通过分别对水质中氨氮、硝酸根、亚硝酸根进行测量,再将结果累加,作为总氮的测量结果。
通过对水体中的总氮的测量,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和自净状况。当水体中氮、磷物质超标时,微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生长旺盛,出现富营养化状态,最终导致水体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