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与哪些因素有关(测定水中溶解氧有什么意义)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地表水水质状况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项目包括PH值、溶解氧、高锰酸钾指数、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总磷等36个基本项目,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增加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等8个补充项目;营养状态的评价项目包括总磷、总氮、叶绿素α、高锰酸钾指数透明度。今天,让我们主要来了解一下溶解氧。
1.溶解氧与哪些因素有关?
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在20℃、100kPa下,纯水里大约为溶解氧9mg/L,如果水体存在污染,那么这些污染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在好氧菌作用下发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里的溶解氧,从而导致溶解氧的含量降低。
2.溶解氧会影响水质的好坏吗?
通过测量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可以大致判定是否存在污染物,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净能力的一种依据。水里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时间短,说明该水体的自净能力强,或者说水体污染不严重。否则说明水体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弱,甚至失去自净能力。
3.测定水中溶解氧有什么意义?
当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5mg/L时,一些鱼类的呼吸就发生困难。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耗氧严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时补充,水体中的厌氧菌就会很快繁殖,有机物因腐败而使水体变黑、发臭。总之,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质参数,溶解氧的高低直接反应了水质的好坏,更好的指导我们对水体进行处理,服务于人类和生物生活以及工业应用。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