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污水分类标准(地表水常见水质检测指标及限值)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我国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将水质级别划分为五类,每个级别的水从功能用途上区分较为明显。这其中的水质等级是根据水中所含溶氧量、金属元素、微生物、化学物质等多达八十项指标来测算的。当然各类水的外观特征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水质等级和污水处理标准也是不同的概念。
地表水分类标准:
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这类水经简单处理消毒后可作为饮用水。典型I类水质湖泊为洱海、抚仙湖、泸沽湖、班公湖,而著名的千岛湖则是Ⅰ类水质重要水库。
II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II类水经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后,也可作为饮用水。
III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此类水需要经过深度处理才可供生活饮用。
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城镇污水处理厂水质分类标准: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将基本控制项目的常规污染物标准值,水质可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一级标准分为A标准和B标准。部分一类污染物和选择控制项目不分级。看似农村污水水质一级A和一级B标准差距不大,从技术和投入来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一级B出水大致和V类标准相当,一级A出水需要经过人工湿地或进一步净化才能达到IV类水质标准。
地表水常见水质检测指标及限值: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