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废水超标怎么处理(氨氮是什么)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氨氮是指游离氨(或称非离子氨,NH3)或离子氨(NH4+)形态存在的氨。pH较高,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铵盐的比例高。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那氨氮废水超标该怎么处理呢?
去氨氮废水的传统方法是,使用生物脱氮法,每降解1g废水中的氨氮,要消耗4.57g的氧。传统和新开发的生物脱氮工艺有A/O、两段活性污泥法、强氧化好氧生物处理、短程硝化、反硝化、超声吹脱处理氨氮法方法等。
1.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
2.两段活性污泥法能去除有机物和氨氮,其中第二级处于延时曝气阶段,停留时间在36小时左右;
3.强氧化好氧生物处理主要是使用粉末活性碳法,其是向曝气池中投加PAC,利用PAC的微孔结构和吸附能力;
4.生物硝化反硝化其原理是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中氮的循环,利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联合作用,将水中氨氮转化为氮气以达到脱氮目的;
5.超声吹脱法去氨氮,是在传统的吹脱方法的基础上,引入超声波辐射废水处理技术,将超声波和吹脱技术联用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处理氨氮的方法。
该传统方法去氨氮处理虽然比较稳定,但是容易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温度
生物硝化反应适宜温度为20~30℃,低于15℃时硝化速率降低,温度超过30℃,硝化反应也会受到减慢。
2.pH
游离态的氨对硝化菌的影响比亚硝化菌为大,所以当氨浓度较大,而pH又较高时,对亚硝化过程的进行有利,而不利硝化过程的进行。
3.泥龄
由于亚硝酸菌的世代周期比硝酸菌短,所以控制适当的泥龄可以使系统中的硝酸菌逐渐被排出系统。
4.其他
类似的工艺还有通过控制硝化反应的条件使过程停留在亚硝化阶段。为此必须控制反应温度,溶解氧浓度,pH,氨浓度及污泥泥龄等。
由于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氨氮废水达不到出水要求,可在后期添加氨氮药剂加以辅助。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