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细菌检测标准(水质细菌检测的必要性)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导致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质量不合格的水源是不能饮用的,并且也不能用于生产,会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水质的检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环境检测标准中有一项水质细菌总数的测定,该项指标不仅能够说明水被生活、生产废物污染的程度外,还指示水体能否饮用或者能否进行排放。但只检测细菌菌落总数并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这就要结合总(粪)大肠菌群数的检测来判断水的污染源的安全程度就更全面。
环境中细菌种类繁多,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并且包括病原菌。它们有各自的习性,必要时必须采用适合它们生长的培养基才能将它们培养分离出来,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不易做到,所以通常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来适应大多数细菌的生长,或者采用含有特定指示剂的培养基,以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总数或显色反应来表明水质的污染程度。涉及检测标准方法包括HJ 1000-2018《水质 细菌总数的测定 平皿计数法》和HJ 755-2015 《水质 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纸片快速法》等。
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水质中细菌总数与水体受污染的程度成正相关性,因此细菌总数常作为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细菌总数越大,说明水体被污染得越严重。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