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过氧化氢超标的危害(过氧化氢水质检测仪工作原理)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化学式H₂O₂),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过氧化氢的物理性质包括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4.02,相对密度为1.465g/cm³,熔点为-1℃,沸点为150.2℃。纯净的过氧化氢在常温下易分解成水和氧气,而市售品多为30%或3%的水溶液。过氧化氢在暗处相对稳定,但在光照或遇到杂质时会加速分解。为了保持其稳定性,可以加入少量的酸、锡酸钠、焦磷酸钠、乙醇等物质。过氧化氢因其独特的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医学领域,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可以用于伤口清洁和杀菌;在工业生产中,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漂白剂、脱氯剂等,用于制造火箭燃料、过氧化物、泡沫塑料及无机、有机过氧化物如过硼酸钠、过氧乙酸等;此外,过氧化氢还用于棉织物、生丝、羊毛等物质的漂白,以及农药、无机盐提纯、电镀液净化等方面。然而,尽管过氧化氢具有诸多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含量过高,尤其是在水产养殖等涉及水质管理的领域,将会对水质及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
首先,过量的过氧化氢会降低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过氧化氢分解时会产生氧气,但在分解过程中也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尤其是在高浓度下,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加快,导致水体中的氧气迅速减少,从而影响水质。低溶解氧浓度会对水生动物造成压力,影响其正常呼吸和生存。
其次,过氧化氢超标会对底栖生物造成伤害。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细菌、藻类、草类和浮游生物等底栖生物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过量的过氧化氢会破坏这些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它们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对整个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例如,过氧化氢可能会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少有机物的产生,进一步影响整个食物链的稳定。
此外,过量的过氧化氢还会对养殖的水生动物造成直接伤害。水生动物在呼吸过程中,如果吸入过量的过氧化氢,会影响其体内的酶系统,导致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特别是对于虾类等敏感的水生动物,高浓度的过氧化氢会显著影响其生长和存活率,降低养殖产量。
过氧化氢水质检测仪工作原理
过氧化氢水质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电化学法:利用气体传感器,通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电极作用,将过氧化氢的浓度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测量。
光学法:基于分光光度法原理,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源照射样品,通过测量样品中过氧化氢对光的吸收或散射强度来计算其浓度。
化学反应法: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将样品中的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进而测定氧气析出量,从而得出样品中的过氧化氢浓度。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