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细菌总数检测方法原理(哪种细菌总数检测方法比较好)
作者: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饮用水的安全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对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技术的发展,能够用于饮用水中细菌指标检测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如何识别每个技术的特点,在不同的使用场景选择匹配的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就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今天本篇主要对4种常见的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的新老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总结了各项技术的特点以及合适的应用场景。
饮用水细菌总数检测方法原理:
1.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GB/T 5750.12—2006)要求的营养琼脂平皿计数法
2.R2A HPC检测法
3.酶底物法
4.第二代ATP快检法
分别对标准物质样品、水源水样品及出厂水样品进行了分析,其中R2A HPC检测法的操作采用了倾注法和涂布法两种分析方式。结果如下:
从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符合国标要求的平皿计数法的结果最接近标准物质样品(100 CFU/mL)的菌落总数。R2A HPC 法由于通过低营养含量配合更长的培养时间和较低的温度,使其生长的环境更接近生活饮用水,从而能够对饮用水中的一些受抑制的耐氯菌、假单胞菌等有更好的检出限和灵敏性,因此分析所得的结果更高;倾注法由于取样量是涂布法的10倍,因此可能导致了更高的结果。但总体而言,这3种细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都在标准样品真值的2倍标准偏差可接受范围内,都能较好地反映水样中异养菌含量。
酶底物法和ATP法基于检测原理的不同,其分析结果与培养法不能进行直接比较,但也都呈现了不同样品的梯度差异。其中ATP法与培养法之间的结果相关性研究也是国内外细菌总数检测应用研究的热点。
哪种细菌总数检测方法比较好?
结合上述结果和各种细菌检测方法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营养琼脂HPC法由于符合国标要求,是目前主流方法的检测方法,但另外三种R2A HPC 检测法、酶底物法和ATP法也都各有优势,其中:酶底物法和ATP法在人员和环境要求上比较宽松,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进行现场操作,这为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可能;ATP法的检测效率最高,平均单个样品检测时间为 5 min,且操作简单,特别适用于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现场处理,但相对成本较高;R2A HPC 涂布检测方法对生活饮用水中细菌指标的检测灵敏性更高,但检测周期较长、对人员和环境要求严格。
相关标签: